:::

06【在地職人故事】崁仔頂老魚行

  昔日在船靠岸的駁坎旁邊做兩個石階,退潮時,船必須把魚貨從石階搬上來,相對於屋內的樓梯,屋外的石階稱「崁仔」。久而久之,「把貨拿去崁仔頂」便成為在地人口中習以為常的用語,而那個「崁仔」就在現今孝一路35號正對面,隨著旭川河的加蓋已不復見。從義隆魚行第三代負責人彭瑞祺娓娓道來「崁仔頂」由來的神情,彷彿可以同時想像,當時沿海漁業與魚行互動的熱鬧樣貌。隨著交通基礎建設日漸完善,以及造船技術、引擎動力的進步,漁船作業範圍從沿海延伸至近海、甚至遠洋,崁仔頂魚市的營業時間從原本凌晨4點不斷提早至現在的前一晚11點半,供貨範圍亦逐漸擴及整個北台灣。
  義隆魚行是少數從日治時期便開始經營的老字號魚行,迄今仍保留著日式紅磚建築。彭瑞祺的曾祖父攜祖父來到基隆落地生根,起初從事委託買賣高麗菜、香蕉、紅豆、綠豆等農產品以及魚乾、醃製魚貨(鹹小管仔、鹹魚、魚脯)等,昔日是前往大武崙海邊向漁民收購漁獲,再用獸力車運回來進行加工,彭瑞祺還保留著當時木製的義合成商店招牌,可以看見「海產物青菓類雜貨」等字樣。
  義隆魚行第三代負責人彭瑞祺說早期要賣甚麼魚都會先吃,才知道當季哪種魚口感最鮮美、油脂最高。父親也曾讓他跟著那些琉球留下來的老船長出去捕魚,由於早期使用桿舵的漁船船身較低,彭瑞祺便親眼見證這些老經驗的討海人如何透過以手摸海水感覺海水溫度,同時觀察海水表面水氣蒸發狀況加上當時月份綜合判斷可能捕獲的魚種,一旦海水溫度異常高,代表即將有颱風來襲,這時很多漁船就趕緊會駛入港內避風雨。
  民國62年,彭瑞祺剛退伍,23歲的他先是花了三個月的時間騎著摩托車環島,上山下海,觀察台灣各縣市銷貨狀況、各港口漁船作業、魚種及產季,同時也順道拜訪居住各地擁有不同專業的同窗好友相互交流,經過這些歷練,使得彭瑞祺年紀雖輕卻很有膽識,深知崁仔頂的商行、魚行長期遭受來自魚會以魚市場場外交易取締小組名義不合理的對待,終於決定反擊,軟硬兼施、依法論理的斡旋之下,才建立起新的平衡。
  民國67年底,彭瑞祺將所有醃製品停售,轉以生鮮海產為主力搶攻內、外銷市場。當初這個關鍵的決定其實醞釀了一陣子,在彭瑞祺主責義隆魚行生意的第三年,他從平常去中南部收帳時候順道拜訪同窗好友時接觸的新知發現,台灣人的飲食習慣跟醫學報告建議的少鹽、少油相牴觸,於是在一次除夕夜請教父親意見,並表達想嘗試轉變的想法,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的父親觀念開放,聽完便說道:「老經驗我比你好,新知識你吸收比我多,你自己斟酌看看。」
  從日治時代沿海漁業多依賴動力漁船,「YAKITAMA」單引擎汽缸,發動時還要點火藥燒重油,有一個注火孔,用火柴點著後塞進去把蓋子拴起來再轉傳動軸,發出「碰、碰、碰」的聲響,那時候最大馬力是45馬力。67、68年以後才有引擎引進台灣,時至今日,漁船引擎縮小馬力增大、漁船造得更大,使漁船作業範圍從沿海漁業,開始往近海漁業發展,迄今,已發展至外海(半遠洋)。
  隨著交通基礎建設日漸完善,崁仔頂魚市的營業時間不斷提早,採購者來源地範圍逐年變大。民國63年第一條高速公路通車到新竹以後,崁仔頂魚市從原本凌晨4點開始提早至凌晨3點,也出現來自桃園、新竹的買家;國道3號開通後,又提早到凌晨2點,台中的買家上來,直至雪山隧道開通後就提早到現在的晚上11點30分,加上宜蘭就幾乎半個台灣都來這邊買了。
  有的是來這邊買以後直接配送到屏東、高雄、嘉義、台南,因為他們那邊的漁船抓不到我們這邊的魚種,例如石首魚科的黑䱛、紅目鰱就是南部的價格比北部的價格好,黑䱛如果是台南以南到高雄,是坐月子在吃的,不然就是有錢人、生意人在吃的。
  日治時期,日本人曾禁止魚行以毛巾覆蓋買賣方雙手私下交易的行為,老一輩就利用日語的數字與台灣的口音結合,形成台式暗碼,結果日本人還是聽不懂。主要原因是日本人從漢朝以後從大陸學到的是山東半島、遼東半島的作業方式,將價錢以標籤標示,黃河以南與大西北這邊做生意的方式還保留中原傳統交易的方式,這個模式牽涉到中亞民族,因為氣候寒冷多穿長袖,所以他們談交易時手拉手就在談。

  • 發布日期:2020/11/04
  • 發布單位:仁愛區公所社政課
  • 最後更新時間: 2020/11/05
  • 點閱次數:2131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