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巷口故事】瀧川町生活日常

  源自魴頂的石硬港(現南榮河),因河川兩岸岩石堅硬而得名,魴頂上游溪流形成瀑布,據在地耆老黃春雄先生所述,舊地名「瀧川」的「瀧」就是指魴頂沖下來的水柱,日人稱「瀧川」意思為瀑布下的地方,石硬港之東側因瀧川瀑布聞名,日治時期曾以此為町名。

南榮路243巷舊貌

  在此生活80載的陳秋蟬女士,說起南榮路243巷這條水溝,兩旁的住家通行都需要走過一座木造便橋,許多孩子常在此嬉戲,水溝旁的崁仔則是大石頭一顆一顆這樣堆疊起來,附近都是枋仔厝(木板房),巷口以前是牛寮,飼主負責準備牛車給人牽供載貨用途。

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陳女士原生家庭在日治時代住的是草茅房,豈料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受到飛機轟炸附近地區所產生的巨大氣流波及,居家神明廳的牆壁整面倒榻,當時甚至聽聞有居民上午8點外出上班,被爆炸氣流波及導致腸肚都跑出來,戰火無情對那個時代的人們而言體會最深。
  在戰時聽到霆雷(防空警報),救護員就要出去南榮派出所集合,以隨時處理傷患或緊急狀況。一般居民聽到霆雷則是走空襲,時值5歲的陳女士印象很深刻,由於母親纏足無法帶著秋蟬女士避難,從小聽到霆雷就跟著人跑,跑去南榮公墓躲防空洞,霆雷解除就回來。
  居民大多在碼頭或造船公司工作,生活並不富裕,因此形成了先到店家賒米、豬肉或青菜,等領了薪資再付款的現象。此外,早期電力不似現在便利,晚上幾點才有供電,且是在房間與客廳牆上共用一個燈火。
  當時的生活沒有什麼娛樂,也沒有冷氣,沿著南榮河邊的石岸就是家家戶戶乘涼聊天的所在,每逢中秋時節大家也會聚在這裡賞月,彼此問候關心,可以窺見居民間彼此互賴互助的關係十分緊密。
  孩子也常常一起玩, 50年前那時候棒球熱潮,孩子都用報紙擰一擰做球,隨便拿棍仔,就在南榮路243巷13號、14號前投打紙作棒球,大家都玩得很開心。秋蟬女士嫁給了同村庄的肉販,他們家是附近少數買電視的家庭,大家都來看電視,看歌仔戲、布袋戲,半夜看棒球轉播,這樣厝邊頭尾感情都很好的生活,滿滿的懷念寫在秋蟬女士津津樂道這段過往的神情中。

戰後混齡的教育

  民國34年台灣光復念,為了解決許多已經超過學齡的孩子在戰爭時期教育中斷而沒有文憑的需求,這些已經17、18歲的孩子進入國小就以1年級念一個月、2年級念一個月以此類推的方式盡速讓他們領取畢業證書,以利求職,因為特殊的時代背景,學生無法按年齡分流,導致班級人數過載多達70、80人,常常是一張桌子、兩張椅子坐四個孩子,教室不足而將上課分為上午班與下午班。
  秋蟬女士在光復這年正好8歲就讀南榮國小1年級,一入學就面臨聽不懂老師說話的震撼,原來老師是隨國民政府軍來台的外省人,不說國語,只懂家鄉話,那時的教育還是「我是中國人、你是台灣人,我們都是中國人。」的年代。
  黃春雄先生補充道會有外省老師的出現是因國民黨政府安頓播遷來台軍民的需要,無論是否曾有師範教育的背景,許多學校、國營事業、公家機關成為外省軍民接受國家就業安排的地方,也因此舊制身分證上會有籍貫的欄位,外面印刷廠也都曾印製他們的文件讓他們有一份工作。
  此外,由於戰後初期成功國小、尚智國小、八堵國小均尚未成立,學生自八堵、基隆車站等各地方步行前往,老師視學生住家遠近依序放學,住較遠的學生有先放學回家的權利,秋蟬女士因為家住學校步行5分鐘的距離總是最後放學的那一批,常常羨慕同學都走到家了自己還沒離校。

糕餅興:老糕餅店

  現在南榮路295號以前是一間很出名的老牌糕仔店,大家都叫它「糕餅興」,蒸糕仔的鼎很大,拿的時候要用繩子拉下去,糕餅師傅都自製各種樣式的印模(枋模),糕仔印出來有梅花、有船仔、看他要印刻甚麼花就有甚麼花,每逢八月十五都會做一個從三面觀得不同字的模型。很多人來跟他割糕仔(批貨)人來跟他割貨去柑仔店賣,有礦坑的所在比較有人買糕仔當點心來吃。

木材行

  南榮國小對面的三角窗以前有一個木柴行,生意很好,附近生活較艱苦的居民都會去那裏取免費的鋸屑灰回家當煮飯的燃料,學校沒有蒸飯箱的年代,學生都來蒸便當,一盒不知道幾角,店面有賣囡仔東西。後來木材行變成地磅站,碼頭的貨用車載到這裏要去過磅,現在空留房屋沒有在經營了。

走餉

  日本時代每樣東西都要配給,大家生活僅免強過得去,因而產生私下交易的需求,宜蘭農產、物產較基隆豐富,就會有人冒險坐宜蘭線火車採購一些農產品或生活必需品,先照顧自己的鄉親再轉賣其他人,這種行為就叫走餉物品(不用扣稅、偷賣的),雖然市場需求不小,卻是門危險的生意,霆雷的時候他們在火車裏面無處可避難的。

  • 發布日期:2020/11/03
  • 發布單位:仁愛區公所社政課
  • 最後更新時間: 2020/11/05
  • 點閱次數:890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