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巷口故事】麥克阿瑟公路興建前的獅球嶺

  民國53年5月2日台北基隆間的一條新完成的高速公路行命名通車典禮。我國為感謝美國政府美援的幫助及紀念美國名將麥克阿瑟將軍對我國之友誼,特將公路命名為麥克阿瑟公路。
  趙先生家自祖父那一代就住在獅球嶺庄,三代人生活在此迄今已百逾年,土生土長的他現年79歲,從日治時代板仔厝的街景風貌到麥克阿瑟公路的興建,附近地景的變遷盡在眼底。
  麥克阿瑟公路未興建時,現成功國小臨鐵路邊成功一路到華三街、華四街所形成的區域都是陸軍醫院;華五街、華六街為前海軍醫院,醫院與民宅之間僅以榕樹相隔。獅球路周邊則是矮厝仔,延路至鐵路邊都是菜園,種植番薯葉、莧菜,也有養牛人家,居民生活樸實。
  當時獅球嶺這一帶約有三戶人家是磚仔厝,包含歷史悠久的陳家古厝與擁有整齊花園水池的趙家,其餘房舍均為板仔厝。趙先生印象深刻的是每逢節日趙家就會很熱鬧,附近親朋好友都會來聊天、喝茶、賞花、聽留聲機放的音樂。
  為興建麥克阿瑟公路,附近住戶須拆遷,符合拆遷補償的住戶約有70多戶,由政府統籌規劃華一街至華六街道路與房舍,由拆遷戶抽籤,此外,為照顧其他承租戶,政府將滿布竹林的山坡地整理後逐層往上蓋了8排房舍(現獅球路44巷一帶),由原承租戶抽籤後向政府承購,當地人皆以「第幾層」指稱所抽到的房舍。
  拆建過程將陸軍與海軍醫院以及兵仔營等建物全數拆遷,日治時期所建的兵仔營所使用的磚品質佳,附近居民、小孩子都會去敲磚仔,經濟比較困難的人家就拿敲下來的磚仔去賣,或是請人挑去做建材。
  作為臺灣的第一條高速公路,麥克阿瑟公路的興建為基隆帶來現代化建設的便利,同時改變了獅球嶺一帶的房舍地景。

  • 發布日期:2020/11/03
  • 發布單位:仁愛區公所社政課
  • 最後更新時間: 2020/11/05
  • 點閱次數:912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