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巷口故事】眷村溫情─巷道就是家的延伸

  民國85年頒佈老舊眷村改建條例,「以縣市為單位整體規劃,先遷後拆或建大村併小村的方式改建」集中遷建至國宅。兆連新村國宅於民國86年興建,住戶共107戶,由眷村改建而成,兆連新村屬於獅球嶺,後來才改成兆連里。
  連長退伍的潘力耕先生回想起幼時生活在眷村的情景娓娓道來,現在的兆連新村國宅在民國40年代還是日式木造建築,院子是由紅磚砌的圍牆,有魚池、有花園,一共約17、18戶,每戶99坪,有5戶屬兩戶共住。潘先生的父親時任基隆要塞司令部副營長,當時同其他有眷屬的軍官由政府分配到兆連國宅現址,當時的地址是獅球路9巷8號。

消失的31巷

  那時候31巷是眷村主要的巷道,可以左右各停一部車,配給麵粉、油、鹽等民生必需品就在31巷,用離仔甲(人力車)運到眷村來,再通知大家來領。由於潘家是湖南人,以米食為主的飲食習慣使得潘先生的母親不諳麵食料理,剛來的時候領到麵粉都不知道怎麼辦,總是拿麵粉去換米,後來軍眷管理單位發現飲食文化上的差異,便主動教導眷村媽媽怎麼做饅頭、怎麼做麵條、怎麼包水餃,眷村裡擅長麵食料理的北方人也會教其他眷戶,此後大家就自己做。

巷道就是家的延伸

  在眷村生活的眷戶家鄉多元,彼此之間的同質性主要來自於職業或軍種的相似性,許多又有袍澤、長官部屬的情誼,眷戶彼此的生活關係緊密,多會互相照應,奶水多的媽媽幫奶水少餵哺孩子;隔壁有人家小孩發燒就會帶著一起去看病,診所醫生知道病人的眷戶身分也予半價;眷村裡北方人、南方人各家專長不一,過年、過節做了臘肉、香腸、糕餅、麵食點心大家都分著吃,處處充滿溫情。

眷村生活日常

  記得倒垃圾從我們家倒到一個像小房子的地方,外面就有收垃圾的垃圾車,那時候是用人拉的「鏗、鏗、鏗、鏗」拉到我們家門口垃圾桶那里,有一個門把它拉開,然後用鏟子,我印象很深,日本宿舍的設計都是地板,我們住不慣塌塌米,床鋪、沙發都放在地板上面。

沒有勞軍票的時候翻牆看戲

  小時候年紀相仿的孩子就一起玩,在眷村內玩ㄤ仔飄、陀螺,也常到後山玩騎馬打仗,有時也會去獅球嶺摘芭樂。回想那時候的生活,簡單卻很快樂。除了眷村內的遊戲時光,當時的娛樂還有上戲院看電影,主要是去大華戲院(崇安街38號),眷村的孩子可以從長輩手上拿到勞軍票,去看禮拜天早場的勞軍電影。當時常看的電影以西部戰爭片居多,即描述美軍騎著馬、吹著衝鋒號跟印地安人搶土地的劇情,還有世界名著改編的文藝片,像是《飄》、《桂河大橋》。沒有勞軍票的時候,就跟著年紀較大的孩子從文安里36巷翻牆戲院裡面去看,看免錢的電影,戲院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正抓到這些小鬼也白費力氣。不同於現在看電影配爆米花、冷飲的習慣,當時陪伴大家看電影的是李仔扦(糖葫蘆)、番薯,特別的是,獅球嶺這一帶很多人會帶醃製芭樂去戲院賣。

誤入講閩南語的本省籍學校─仁愛國小

  在族群省籍還很鮮明的年代,在子女就學安排上有一個不成文的默契,本省人子女多數就讀仁愛國小,外省人子女則就讀信義國小為主,潘母不知情的狀況下讓潘先生去就讀仁愛國小,結果小學一年級的老師上課講閩南語,宣達隔日上課教室或是上、下午班,潘先生因為聽不懂而發生找不到老師與同學,便提早返家的狀況,潘母向校方反映兒子聽不懂閩南語,此後老師講改以雙語上課,一句閩南語、一句國語,耳濡目染一段時間,小學三年級後潘先生逐漸熟諳閩南語了。

  • 發布日期:2020/11/03
  • 發布單位:仁愛區公所社政課
  • 最後更新時間: 2020/11/05
  • 點閱次數:1094
回頁首